2010年12月23日 星期四

是誰把孩子逼瘋? 作者:洪蘭  出處:天下雜誌 462期 2010/12

當大人只重視分數時,孩子只好作假,而作假會使他更加貶低自己,這個惡性循環最後會使孩子賠上他的精神健康。

美國最近公布了一個近七萬人的大型精神健康調查,結果發現過去一年內,每五人中就有一人有可診斷出的心智、行為或情緒失常,其中女性(二三.八%)比男性(一五.六%)多,十八到二十五歲的年輕人最多。
更可怕的是,每二十人(四.八%)中就有一人嚴重到干擾正常生活功能至少兩週以上。十八到二十五歲是在上大學或剛出社會工作的年齡,為什麼還未真正接受社會磨練,就有三○%的年輕人精神失常到可以被診斷出來的地步呢?
最近俄亥俄州有個父親因為孩子功課不好,將他衣服脫光,罰站在冰天雪地中,被路人看到後,報警吃上官司。或許從這件事可以看出些端倪。
安全感是人類第一大需求,孩子小時因為沒有生存和自衛能力,完全仰賴父母照顧,如果父母不喜歡他、不照顧他,他只有死路一條。所以心理學家洪妮(Karen Horney)和羅傑斯(Carl Rogers)提出一個兒童情緒發展理論,認為兒童如果不確定父母是否喜歡他、接納他,會有嚴重的焦慮,他們必須找出一個贏得父母歡心、讓自己安心的方法。
為此,許多孩子學會揣摩上意、討好大人或創造一個成績優秀,博得父母歡心的「我」。假如這個理想的我跟真實的我差距太大,就會使焦慮更嚴重,這時孩子會用任何方式去暫時獲得父母的歡心。這是為什麼賓州大學研究發現孩子說謊的最大原因是不想讓父母失望,也是學生作弊愈來愈普遍的原因。當大人只重視分數時,孩子只好作假,而作假會使他更加貶低自己,這個惡性循環最後使他掉入憂鬱症的深淵。
很多人誤以為分數是量化,最公平,但愛因斯坦就說過:許多重要的東西是不能被量化的(Everything that counts can not be counted)。分數代表的是現在的知識,並不能預測未來的表現。OECD的史萊克(A. Schleicher)說:「『國際學生基礎讀寫能力計劃』(PISA)的目標不在檢驗過去學到什麼,而在未來運用所學的知識與技術來面對新環境與新挑戰。」所以測的不只是閱讀讀寫能力而已,還包括數學和科學讀寫能力。
他認為今日學生必須要能「蒐集、管理、整合及判斷資料,進而解決問題生產新知識,達到參與社會並貢獻社會的能力」,顯現現在要的是綜合的能力。
史丹佛大學做了一個研究,請受訪的中學老師回答:如果一個學生某次數學成績在六五%,他應該如何對待這個學生?結果有老師抗議:「一個點不能求出斜率,單一的分數對了解一個人的能力沒有什麼價值,更遑論預測未來成功的潛力。」這個觀點完全正確,我們不應再以分數取人,更不值得讓孩子賠上他的精神健康。
上個月過世的廣告教父孫大偉在學校時功課不好,老師對他的評語是「該生素質太差」,但是想想看,這個世界若是沒有他,該有多遜色。分數的迷思,一定要打破! (作者為中央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2010年12月16日 星期四

教養孩子是藝術


台灣現在生育率越來越低,問年輕人為什麼不生孩子,除了經濟的原因之外,有一個原因居然是不知該怎麼教孩子。 

其實父母不必擔心,教養孩子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方法,因為每個孩子不一樣,但是它有共同的原則,就是孩子需要愛、需要安全感。父母只要適性的順其自然發展就可以了,生命自己會找出路。

柳宗元在「種樹郭橐駝傳」中說,郭橐駝樹種的好並非有什麼絕竅,他只是順其自然,不害其長而已。種樹時,根讓它舒展開來,多用舊土把根填緊,種好了就不要一直去動它。但是假如根未舒展就種下去,而且一直換土,早上來看一遍,晚上來
看一遍,搖搖樹,看根的土緊不緊,掐掐葉子,看它長的好不好,這樣反而害了它。郭橐駝說他沒有什麼祕訣,只是不去害它而已。


好個「不去害它」,這正是教養孩子的祕訣。現在孩子生的少,父母愛之太殷,憂之太勤了,反而使孩子不能適性成長。

西諺有一句話:「教養孩子是藝術,不是科學」。科學講究重複性,一個實驗你用這個方法得出這個結果,我用同樣方法也應得出這個結果,但是教養孩子不同,孩子有個別差異。它是藝術,所以沒有一致性。就算是同卵雙胞胎成就都有不同,更何況是不同家庭的孩子,父母切記不可把孩子跟別人比較,只可與孩子自己比較,只要他今天比昨天進步了,就該誇獎他,也不可套別人的方法,別人的孩子打罵中狀元,你的孩子打罵會離家出走。孩子不同,就像橘子和蘋果,怎麼比呢?  
從遊戲中觀察孩子天性
那麼,父母怎麼知道孩子的天性和興趣在哪裡,以順其自然發展呢?父母需要花時間跟孩子在一起,觀察他遊戲的情形。遊戲是孩子天性最流露的時候,一般來說,遊戲時孩子會玩他最拿手的項目:球玩得好的孩子會去玩球,老是接不到球、投不準的孩子會去玩別的東西,因為人都不喜歡挫折,孩子也是。做得好的,正回饋會使他特別喜歡去玩這個東西,久而久之,就變成他的專長了。所以人做自己喜歡的事最拿手,人喜歡做自己拿手的事。

遊戲在孩子小的時候非常重要,應該盡量讓他玩,不必急著塞知識到他大腦中。學習是終身的,他有一生的時間去慢慢學他應該知道的知識,但是他必須在遊戲中學會出社會後所要用到的能力,如毅力、創造力、領袖魅力及人際關係。

瑞典和芬蘭的教育家都認為七歲進學之前,孩子只要盡情的遊戲就好,不必教寫字。他們不論冬夏晴雨都帶到戶外玩耍,他們說「只有不合適的衣著,沒有不合適的天氣」。這句話跟郭橐駝的話不謀而合,只要適其性、順其自然的成長,它就會「壽且孳、早實以蕃」了。 

2010年12月15日 星期三

凃仲箎:使用孩子的語言溝通

自由

關西高中校長凃仲箎出身師範體系,教育孩子的最高指導原則是「陪伴」,因為年輕人總有許多說不出的苦悶。要讓他們感受到被了解和接納,除了關心他們、支持他們,有時候使用他們的語言模式,營造朋友間的輕鬆氣氛也是必須的。
高師大畢業便在杏壇春風化雨,且於民國八十三年來到新竹縣服務迄今,向來予人「溫文儒雅、文質彬彬」的印象。
他說,邀請九把刀是學生班聯會的意見,校方只是出面接洽,當時只知對方是網路人氣作家,演講費好貴。為了更了解來客,他曾向過去的同事們打聽,當時有人提醒他「小心」,因為九把刀出口成髒。儘管如此,他不預設立場,且相信「千萬別低估我們孩子的智慧」。
凃仲箎認為成績不是一切,要讓每個孩子都有自信能成功,與其說些陳義過高的大道理,不如陪他學會思考和判斷。

聽陳秀桃老師說故事


2010年12月14日 星期二

父母子女溝通 宜多同理心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2日電)中央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今天表示,管孩子要像放風箏,線放得夠長,孩子才能飛得又高又遠,但手要拉緊線不能放,不然孩子不曉得會飛到哪裡去。
洪蘭表示,父母常因孩子功課不好,而有偏心的情形,同樣1個家庭,如果妹妹的成績較好,父母就會以「吃同樣的飯,為什麼成績卻不如妹妹」的理由來指責姊姊。她認為,父母的觀念需要改正,出社會後需要服務的熱情,學校的功課並不代表一切。
近期發生一些校園霸凌事件,洪蘭說,很多家長都很難過,孩子在學校遭到霸凌卻沒說;但她覺得,家長訓練不夠也要負很大的責任,孩子如在學校發生問題,回到家時可能會臉色不對,吃飯、做功課時可能會有徵兆,但家長卻不夠敏感,無法從孩子的異樣看出問題,家長應該要檢討。
洪蘭說,現今家長與孩子溝通的方式多以責備為主。她曾問過學生,若不小心偷嚐禁果而未婚懷孕,會不會告訴父母?學生一致搖頭。學生告訴她,家長不會幫忙處理,只會叫他們去罰跪。當孩子被霸凌時,有的家長會先指責孩子,怪他們懦弱;這樣的溝通方式,洪蘭認為有必要改正,家長應用同理心,站在孩子的立場設想。
洪蘭認為,管孩子要像放風箏,手上的線要放得夠長,孩子才能飛得又高又遠;但手裡的線要拉緊不能放,因為一旦放手,孩子可能不曉得飛到哪裡去。

2010年12月13日 星期一

專家:應讓小孩當場道歉

 自由時報記者蔡孟尚/竹縣報導〕新竹縣家庭教育中心主任許瑜庭建議,父母對孩子不當行為的管教要及時且以身作則,才能讓小孩有正確認知且不會一犯再犯;對女網友「迷你豬」疑遭3歲男童戳胸、弄壞眼鏡,他認為男孩父母不但要當場道歉,也要叫孩子向對方道歉。

小男孩的母親說,當時因為很混亂,才沒有馬上道歉,但當場有處罰孩子,也明確告訴他:「你做錯事情了!」事後對方跟男友再回來時,她有向對方道歉,也問對方想要如何賠償。

許瑜庭說,小孩子一開始不知道自己是對是錯,父母有責任要指導他改過,以這個個案來討論,父母當場應該先弄清楚到底孩子做了什麼?確定是孩子不對,要先向對方道歉,然後告訴孩子「你做錯了!」要求他也要向對方道歉。
許瑜庭強調,管教過程中最重要的是長輩的態度要一致,孩子的認知才不會混淆,而且要及時管教,孩子的印象才會深刻,加上父母有以身作則,孩子對於認錯這件事的接受程度也會比較高。

2010年12月10日 星期五

給孩子一點不聽話的空間 by 洪蘭



                                         
 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有一天中午吃飯,順便看一下舊報紙,突然之間斗大的幾個字「國三生活,不是念書,就是被念」映入眼簾,
原來有一個國三的學生上課上到一半不見了,全校緊急搜尋,最後在樓頂的水塔旁找到他。 
         這個學生說,自從升上國三,每天不停的考試與念書,已經疲乏得像機器人一樣了;回到家還不能放鬆,如果稍微休息一下,父母就念,連吃飯時看個電視也會被念,他覺得每天都是念書、考試、挨罵,這無止境的循環使他很煩、很累,所以想去找解脫。
         我看了非常難過,這種日子的確沒什麼意義,不能怪孩子輕生,問題是,有必要讓孩子過得這樣生不如死嗎? 我們先不談教育制度,因為這是我們升斗小民無能為力的地方,但是回到家來,父母的態度就是我們自己可以掌握的為人父母的眼光一定要遠一點,現在考試成績十年後一點意義也沒有。
         孩子如果在學校受到挫折,回到家裡,父母一定要支持他。
       耶魯大學醫學院基因的研究發現,即使身上遺傳到兩個有缺陷的基因、容易罹患憂鬱症,但是只要有大人的關懷,讓孩子感到自己在別人心中還有一點價值,憂鬱症就比較不容易出現。父母一定要給孩子一點自由的時間,隨他怎麼支配,不可以每一分鐘都計算在內,分秒必爭,緊迫盯人,這對孩子內心的感受非常重要。
        我的孩子一直都肯替我做家事——從小學四年級開始,一直做到他離家去上大學——重點就在我給他做事情的自由空間,只要他把工作做完,我不限定他怎麼做或什麼時候做。比如早上出門前,我交代他洗衣服,下午我回來去收衣服時,發現有的衣服乾了,有的還是溼的,一問之下,原來他晒了 一兩 件後覺得這件事很無聊,就進屋裡去打電腦,打了一陣子再出來晒個 一兩 件,所以到我下班時,雖然衣服都晒上去了,但是乾溼程度不一致。 一般人遇到這種情形會很生氣,因為中國人的傳統是要孩子有始有終,做一件事就要從頭到尾做到完才停止,可是我想這個從頭到尾並沒有規定中間不得停頓,只要他做完了,中間的過程應該可以有些通融。
       所以我並沒有罵他,只告訴他為什麼衣服要晒太陽的原理:晚上許多昆蟲出來覓食,會在衣服上下蛋,而大太陽的紫外線正好可以消毒。孩子小時候曾經看過加州大學一位昆蟲系教授去亞馬遜河採集標本時,被一種小蟲叮了一口,把蟲卵下到他的皮膚內,結果這位教授手臂紅腫不消,當醫生用手術刀劃開紅腫,裡面跑出來好幾隻蛆。這件事令兒子印象深刻,經我一講,他就覺得有道理,下一次他晒衣服時,就儘量在中午以前晒好。 
      給孩子一點自由的空間,他便不覺得是被逼在做事。一旦他覺得有主控權、是他自己的決定,他心中就甘願得多了。更何況,我們自己做事情的方式也不見得就是最完美的,沒有必要強迫孩子完全按自己的方式去做。 

2010年12月9日 星期四

不要嘲笑他人的不幸

「二十一世紀能力策略聯盟」(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Skills)最近對美國成人做了一項調查,在0到10的量表中評出他們認為二十一世紀教育最重要的項目。結果閱讀能力高居首位,有七五%的人認為閱讀能力最重要,七一%的人認為會使用電腦或新科技的能力很重要,六九%認為批判性思考及解決問題能力很重要,道德及社會責任有六二%,團隊合作能力有五七%,但認為傳統教育所重視的科學和數學能力很重要的只佔三八%,大家對教育的觀念已經慢慢從「功課好」的迷思中走出來了。道德、品格、社會責任取代了傳統的智育,躍上排行榜。這種轉變意味著人類和平共存仍有希望。
其實這份調查就是教育方向的指標,教育的任務本來就是為學生出社會做準備,在擬定教育方針時,我們應該先看一下目前社會的需求是否有滿足,再看未來社會的需求是什麼,才不會發生六萬七千名流浪教師無工作,或工廠找不到合格技術員之事。
品德躍升到數學、科學能力之前其實並不令人驚訝,因為定律或教條會因新知識的出現而改變(例如冥王星已經不再是九大行星了;成人大腦的海馬迴中也發現有新生的神經細胞),但是只要是人的社會,公平、正直、忠誠、正義,這四個核心價值觀是不會改變的,因為人與人相交的方式並不因科技進步而改變。
品德教育目前是我們教育最大的弱點,社會嫌貧愛富、積非成是、沒有正義感。不久前,南部有個國小老師在班上宣布沒有繳午餐費的同學名字,到吃午餐時,同學們就圍著那個孩子嘲笑他「白吃白喝」,羞辱那孩子。我們奇怪的是,當這件事發生時,為什麼沒有人出來阻止這個不當的行為?
為什麼沒有人教孩子「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沒有人能保證自己一輩子都繳得出午餐錢,嘲笑別人是件非常不智的事,人既然無法預知未來,就應該為自己留退路,我們尤其要教孩子不該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難道這種「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自私心態在台灣已經變成是常態了嗎?背著「獅甲國中」上街遊行的人心中不知有無想一下,這樣做對那個學校孩子的傷害?以後那所國中的學生就必須承擔大人們強加的負面標籤嗎?
在這件事上,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教被嘲笑的孩子窮並不可恥,人只要有志,窮一時並不會窮一世,要教孩子「非梧桐不棲,非潔泉不飲」,窮要窮得清白。現在整個社會放縱貪污、收賄,卻對貧窮公然羞辱,真是台灣目前最大隱憂。大人嫌貧愛富的錯誤示範、媒體推波助瀾的報導使才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就已經會嘲笑比自己不幸的人了,我們過去傳統雪中送炭的美德呢?
美國人已看到品德、社會責任比數學、科學重要,我們呢?我們的「未來世界在等待的能力」在哪裡呢?(本文出處:天下雜誌422期http://www.cw.com.tw

2010年12月8日 星期三

媒體調查:我語文教育走方向用錯力


 
【台灣醒報記者蕭介雲報導】影響全球教育方向的PISA閱讀評比報告今天出爐,台灣在兩岸三地成績墊底,《親子天下》雜誌對此表示,根據調查顯示,有九成國語文老師同意語文科最重要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思考判斷與資訊解讀能力,但「花最多時間」投入的目標,是在幫助學生通過基測,彰顯台灣語文教育「走錯方向用錯力」。
《親子天下》雜誌以問卷調查國中國文老師教學現況,希望對照國際趨勢,找出台灣語文教育盲點。
調查結果顯示,台灣語文教育走錯方向用錯力。當基測與國際評比都強調「能力」而非檢驗背誦性的「資訊」時,有高達七成五老師仍認為,背誦與反覆練習,比較容易取得高分。
此外,調查也發現,目前國中國文課程設計中,絕大部分仍以文意理解(99.0%)、語詞解釋(98.5%)、形音義(96.6%)與修辭(93.7%)為主,其次是考試(82.2%)與背誦(68.1%)。反之,最符合「能力」指標,能訓練思考、判斷與表述能力的討論分享(63.2)、活動(10.9%),比例則明顯偏低。
《親子天下》雜誌指出,今年PISA的報告分析與各種研究都顯示,閱讀動機是最能影響孩子閱讀能力的關鍵因素,其重要性甚至超越家庭的社經狀況。反觀台灣的語文教育,還在用反覆練習與背誦追尋「標準答案」,用錯力氣的教學方法,讓國中生缺乏歸納推論、詮釋整合、評估判斷的能力,也使台灣在兩岸三地的PISA閱讀評比上敬陪末座。

2010年12月6日 星期一

堅持品格教育 是最棒的禮物

 更新日期:2010/09/29 00:17 張舒涵

【記者張舒涵台北報導】近年來國內外力推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曾有人提出疑問:「推動品德教育如同在一個大杯子裡滴一滴墨水,難以見到其顏色的改變。」台北縣教育局局長劉和然則說:「即使難看出顏色變化,但本質確實已改變。」28日教師節,《親子天下》邀請國內外教育專家學者經驗分享「如何教出孩子的品格力」。
耐心陪孩子度叛逆期師大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系教授、研究品格與道德教育專家李琪明,將學校教的品格教育整套搬回家,以自身教子經驗來分享。李琪明談到,從兒子還小開始,家規皆經民主式的討論後,達成共識後才完成訂定。每個月她都會條列整理兒子的德智體群美,反省哪裡有待加強,再設法補足;常常藉由日常狀況給孩子機會教育,生活中處處皆可當教材。
即使身為教育學者,李明琪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曾經備感挫折。她談到,兒子面臨青春期情緒轉變很大,平時相處時,不願講話,常吐出一句「妳很煩耶!」就終止對話;於是李明琪調適自己,不勉強孩子說話,但仍然分享自己的生活觀點,不放棄陪伴。為了跟兒子有話聊,她還學習看球賽,關切兒子喜歡的運動明星。
李明琪談起,兒子在國中三年來,學習意願明顯低落,成績一落千丈,她與先生拉寬孩子人生的可能性,決定不以成績當指標,找出兒子其他的優點。由於夫妻共同從挫敗中學習,耐心陪伴孩子度過叛逆期,兒子如今找到自己的興趣,學習獨立思考,也不再任性,面對生活開朗樂觀。她認為:「當孩子不符自己期待時,才能檢視教育的真諦,測出愛的底線。」
用好書取代糟糕節目以《56號教室的奇蹟》引起全球教師與家長熱烈迴響的美國最佳教師獎得主雷夫.艾斯奎(Rafe Esquith) 強調,堅持品德教育,是讓學生成功發展的最重要支柱,不論拉丁裔還是亞裔,他從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
▲國際品格教育論壇28日在台北縣政府舉行,邀請以「第56號教室的奇蹟」引發熱烈迴響的美國教師雷夫‧艾斯奎(Rafe Esquith)進行專題演講,向在場聽講的師長們提醒,要以身作則,讓自己成為孩子學習的典範。(圖文/郭晉瑋)
在貧民區任教29年的雷夫獨排眾議,以創新教學啟動孩子的熱情,長期藉由閱讀及戲劇進行教學,他時常告訴學生,「電視是你家中最糟糕的東西,不要浪費時間在它身上」。
雷夫選擇了《頑童歷險記》、《梅崗城的故事》、《唐吉軻德傳》等優良讀物當教材,讓閱讀好書逐漸成為孩子的興趣。另外,雷夫選擇他小時的床邊故事「莎士比亞的作品」,讓學生排練戲劇。許多新移民的學童從一個字都看不懂,慢慢累積訓練,最後台詞念得流利且傳神,表演極為精湛。
雷夫表示,他並非期待學生能成為專業演員;透過戲劇演練,不但強化了學生的語文能力,更讓他們從中學會相互合作、彼此尊重、努力不懈的精神。他常告訴學生,不要太注重成績,那不是人生的全部,肯定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如今雷夫成立「小小莎士比亞基金會」,將受邀演講的酬勞捐給基金會,藉此帶領孩童進行校外教學及莎士比亞戲劇演出。雷夫特別強調讓孩子去思考自己的未來的重要性,他常常向孩子提問「未來規畫」,並與這些身處資源貧瘠的學生約定要努力實現夢想。
劉和然堅信,品德教育就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正確的人生價值與生活態度,將伴隨孩子一輩子,並且影響他們未來的一生。

2010年12月3日 星期五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般說,學習較好的孩子上課注意力集中,主動觀察,積極探索,思維活躍,跟著老師思路走。而學習習慣較差的孩子通常懶惰、馬虎、粗心,上學時丟三落四,作業不按時完成甚至不寫。 一個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跟他自己的學習習慣息息相關。雖然良好的學習習慣相對於各門科目都有特定內涵,但也存在共性內容,包括平時勤奮刻苦;上課帶齊學習用具,專心聽講獨立思考,主動改錯;每日重視老師留的課堂作業,保質保量完成家庭作業;寫字規範,作業本乾淨等。下面我舉兩個例子。
    例一、甲同學聰明外向,上課積極回答問題,但是作業一落到紙上就潦潦草草,十分馬虎,錯誤百齣,和上課的狀態判若兩人。經了解,他回家先看電視,晚上花在學習上的時間很少,甚至邊看電視邊寫作業。一讓關電視,他就大叫大嚷,或者賭氣不理睬父母。如果您的孩子像甲同學,該怎麼辦?
    ●幫孩子尋找學習樂趣並恰當獎勵。可以跟孩子做個小遊戲,您當學生,讓孩子當老師決心非要好好“教你”不可;還可以跟孩子搞比賽,誰進步誰得小紅旗。此外,要善於抓住孩子的“閃光點”,用正當的方法獎勵他,讓他覺得學習有無究樂趣。
    ●制訂學習計劃並嚴格執行。學習計劃是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方法,應註明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最好讓孩子自己制訂,家長監督執行。
    ●密切聯繫老師並耐心說服教育。多與老師交流,了解孩子在校表現。如果表現良好,可以要求他在家也如此做到;如果在校表現不算好,要與老師一塊兒教育孩子,端正學習態度,認識到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性,自覺改正自己不良的學習習慣。
    ●鞏固好的學習方式並逐步養成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孩子一旦掌握了好的學習方法後,應不斷鞏固完善,使之成為習慣。這時,可以放手讓孩子自覺學習,但要時刻提醒,堅持到底。
    例二、乙同學有一顆上進心,他上課聽講,希望自己學習好,但成績總不理想。原來,他雖然上課聽講,但課後很少學習,放學回家貪玩,課前不預習,課後不復習,影響了進步。如果您的孩子像乙同學,該怎麼辦?
    ●協助孩子制訂學習計劃。要針對孩子的實際,幫助制訂具體的家庭學習計劃,如設計一個時間表,每天安排固定時間復習、預習功課,完成作業等;不先完成學習任務就不能做其他事情,使孩子在家的學習活動有計劃、有規律。
    ●嚴格執行計劃要求。計劃制定後關鍵是落實,要儘量講清楚為什麼這樣做的道理,嚴格要求孩子按照規範執行,並且長期堅持。使孩子願意遵守計劃,樂於執行有關要求。
    ●關心、了解學習情況。每天應抽出一定時間詢問孩子的學習情況,了解孩子應該在家裏完成的學習任務,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使孩子感受到你時刻關心他的學習。
    ●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如給孩子獨立的房間,或給孩子使用固定的書桌椅、時間等專用於學習,不要隨意佔用孩子的書桌堆放雜物或玩樂。
    ●耐心訓練指導。由於孩子自製力差,常會不由自主地違反行為規範,因此碰到不按要求去做時要堅持正面引導,多表揚、少批評,曉之以理,持之以恒。
    ●正確評價調整。在幫助孩子養成良好學習習慣過程中,要善於發現並及時肯定孩子的進步,對做得不夠的應實事求是地指出努力的方向和正確方法,使孩子學會不斷強化正確行為,修正不正確行為。
    孩子沒有良好學習習慣是影響進步的重要原因,而習慣是在生活過程和教育過程中逐漸形成與培養起來的,主要靠簡單的重復和有意識的練習來實現。
    孩子學習習慣不好,很多方面都能從我們大人身上找到原因。比如,有家長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孩子幾乎天天不寫家庭作業,有家長不能持之以恒地培養孩子,有家長教育孩子方法不對。家長應多跟學校聯繫,同老師一起找到適合培養自己孩子的方法,借助老師的力量改變孩子的不良學習行為,盡而提高成績。不能持之以恒的家長,應該提高認識,和孩子共同完成他的學習任務。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小學階段主要是養成教育,小學是各種習慣養成的基礎時期,低年級更是良好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希望家長重視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從現在做起促進孩子學業進步,全面發展。

2010年12月2日 星期四

有禮走天下 洪蘭

有一天在朋友家,她念國二的兒子正好放學回來。他看到我們並未打招呼,也沒喊他媽媽,便直接穿過客廳進去裡面。朋友有點尷尬,就先跟他說話:「你回來了?今天課上得還好嗎?」孩子還是不答腔,自顧自的進了房間。很奇怪的是,我聽到鎖門的聲音。我驚愕的望著朋友,她自我解嘲的說:「唉!現在孩子都是這樣。」我很不以為然,這不是理由,因為也有孩子不是這樣。這是沒有禮貌,這孩子被寵壞了。

我小時候放學回家是先要去喊母親,說:「媽,我回來了。」然後看今天家中有什麼事需要做。母親說家是大家的,所以家事要大家做;長輩走進房間,小輩要站起來,不可以大剌剌坐在椅子上不動;別人跟我們說話,不論是誰,都要很有禮貌的回答,她不要別人說她的孩子沒有家教。母親的這些要求後來變成我們出社會後待人接物的態度,也真的讓我體會到「有禮走天下」這句話。


其實,在文明社會中,有問有答是基本禮貌。晚輩對長輩怎麼可以愛理不理,高興才回答、不高興就不回答呢?杜威說:生活即教育禮貌」是一個需要從小、從生活中教的習慣它直接儲存在大腦神經連接的突觸上,哪怕這孩子將來得了失憶症,他小時候學的習慣並沒有丟掉。父母不可以推諉掉這個教養的責任。


後來跟學生談起這件事。一個學生說:「大人也是一樣呀!我們跟父母講話,他們也是愛理不理的。」另一個說:「我爸從來都不曾正眼看著我說話。」還有一個說:「我們才不敢回答,每次回答都被老師說強辯,反而挨打。」我才明瞭「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原來是大人說話也不客氣,給孩子做了壞榜樣。


我想起曾接過一通電話:「喂,你是那個洪什麼嗎?有人託我帶東西給你。」原來我妹妹在美國的學校教書,把他們多的英文書託人帶回來捐到山地去。這人很熱心,但是很沒有禮貌;還有一次在宴會上,坐我旁邊的企業家飯後端起茶來咕嚕咕嚕的漱口,然後吞下去。剎時,我全身雞皮疙瘩都起來。這行為只可在洗手間做,不可在餐桌上做。報上有讀者投書說:幾十個學生下公車,卻沒有一個人跟司機說「謝謝」,我們社會怎麼進步到連這些最基本的禮貌都沒有了呢?


「禮」是社會運轉的潤滑劑;無禮,社會就會充滿暴戾之氣。現在的孩子在家中父母無暇教,到學校又忙著學那些出社會後用不到的方程式,使得真正該學的沒有時間學。其實我們中學課程教太多太深的知識,中學的教育應該是通才教育。因為大部分的人不需要高深的學問才能就業,但是他一定要有普通常識和進退應對的禮貌,事業才會順利。
教育是為學生出社會做準備,就請學校從禮貌開始教起吧!